山西右玉:十七任县委书记的乐鱼体育“绿色接力”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6-01 14:28:04    浏览:

[返回]

  leyu·乐鱼17任县委书记,58年不变的植树情怀,让国家级贫困县――山西右玉县书写了“人定胜天”的历史奇迹。

  在历任县委书记的领导下,右玉县上下持之以恒地植树造林抓生态,锲而不舍抗风沙,人造森林面积达150万亩,终于使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的0.3%提高到现在的50%,近90%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不毛之地变为塞上绿洲。“一把铁锹两只手”彻底改变了右玉的山水,改变了右玉的环境,改变了右玉人民的生活。

  10月21日,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在与会的两千多名代表中,有一位因植树而闻名于世,她就是山西右玉县的余晓兰。她是继2002年十六大当选代表之后,再次当选。

  余晓兰1989年随丈夫从云南来到右玉,初来乍到的她立即被当地老百姓的植树热情打动了,随即投入到这场旷日持久的“播绿”运动。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她才逐渐了解,右玉的植树运动从解放初期的第一任县委书记就已经开始了,至今从来没有间断过乐鱼体育。

  “我也就是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承包了南崔家窑村的4000亩荒山荒坡和门前的30亩乱石滩,荒山变青了、乱石滩也变绿了,我所做的这些都是在书记们的带领下做的。”已是党代表的余晓兰这样说。

  如今,余晓兰承包的乱石滩上已栽种了5000多株果树。她还办起了苗圃,培养适生乐鱼体育、高产、高效果树木10万株。荒山荒坡绿化也由最初的4000亩发展到了3万亩,栽植各种果树5万多株乐鱼体育,栽种沙棘苗、柠条苗600多亩。

  这仅仅是右玉县58年植树运动中的一个亮点,从1949年第一任书记确定了通过植树改变右玉的生态环境这个方向开始,17任县委书记走过58年的风雨历程,“植树”是他们不变的选择。

  如今的右玉,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到处是绿色。绿色成了右玉的一张名片,不仅吸引着游人,更吸引商人乐鱼体育。

  10月8日,国庆节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从北京回家乡右玉的杜泽林还没有离开右玉。“应该昨天就回京的,可是我改变主意了,我想继续在这儿呆一个月,好好考察一番乐鱼体育。第六感觉已经告诉我,这儿可以让我大有作为。”

  自己办企业的杜泽林本来只是趁着国庆长假来右玉放松一下,可是,从他10月2日进入右玉境内,就被右玉漫山遍野绿色和黄色的树震撼了。“我没有来过右玉,籍贯是这儿而已。可是这次来,太让我震惊了!我以为,山西最北边这个小县城几乎就是荒凉、贫瘠、落后的代名词,可是我看到的却是碧水、蓝天、满眼的树!除了耕地之外,几乎任何地方都是植被覆盖。这样的生态环境的确吸引了我。”

  和杜泽林有一样想法的企业家不在少数,吸引他们的就是右玉的生态环境。而他们并不知道,这里曾经终日狂风肆虐、黄沙漫天,森林覆盖率只有0.3%。而让这一切改变的,是17任县委书记不变的植树精神,右玉县全县老百姓在这一精神的带领下,依靠“一把铁锹两只手”,经过58年的辛勤耕耘,今天的右玉,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50%,而我国生态建设的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9%以上。右玉县,已经远远走在了前头。

  在被问及“为什么右玉县历任书记都会坚持播绿”的提问时,朔州市委常委、右玉县第十七任县委书记赵向东这样对记者说:“先前是生存的需要,风沙蔽日,粮食难收,不植树群众就没有活路。后来是发展的需要,绿色锁住了风沙,能种粮,能长草,老百姓慢慢富起来了,不植树就没有发展后劲。说到底,右玉50多年的沧桑巨变,植树才能发展的观点永远不变。”

  “要谈右玉的生态建设,一定要追溯到1949年,追溯到右玉的森林覆盖率几乎为零的年代。”赵向东书记这样说。

  1949年6月,刚30出头的张荣怀和江永济分别担任右玉县委书记和右玉县人民政府县长。

  为了摸清右玉自然环境的底子,他俩背着军用水壶,带着从设在县城原天主教堂的县委办公室出发徒步到杀虎口,沿着苍头河走到高家堡;返回走到牛心堡,顺着欧村河走到破虎堡,上了北岭梁;从黄沙洼河走上丈二高被黄沙掩没的北城墙,回到右玉城。

  张荣怀和江永济一路走来,整整20天的跋涉,肆虐的黄沙刮得他们睁不开眼睛。一边走,一边思考。他们发现:右玉的地越垦越多,粮却越打越少,这种广种薄收、掠夺自然的路,已经越走越窄。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只能加剧土地的沙化,最后必然导致右玉人民失去生存的依托。他们找到了根本解决右玉问题的突破口――人要在这里生存,就得先让树在这里扎根。

  在1949年10月23日的县委工作会议上,张荣怀第一次提出“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就是多栽树;想要家家富,每人十棵树”的改变右玉面貌的决策。接着,他俩在全县“三干”会上大讲了这一翻身计划,并给各区分配了植树任务。1950年春天,张荣怀和江永济亲自带领机关干部到右玉城的西门外、南门外的苍头河畔带头完成每人10棵树的造林任务。

  从1950年春到1951年秋,全县共组织了4次爱国造林竞赛运动。采取挖坑插杨树条的办法,共造大片林2.4万多亩,栽零星树5万多株,拉开了右玉绿化大地的序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