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体育6月11日,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发布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园林绿化专项规划(2020年-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
为深入贯彻习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战略要求,传导细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中对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空间发展目标与建设要求,为全区园林绿化空间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依据,通州区园林绿化局组织编制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园林绿化专项规划(2020年-2035年)》。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建议。
规划范围为通州区行政辖区,面积约906平方公里,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范围为155平方公里。研究范围为北京东部地区(包括朝阳区leyu·乐鱼、顺义区、平谷区、大兴区)及河北廊坊北三县地区(包括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统筹考虑与北京中心城区的协调发展关系。
深化落实上位规划要求,统筹区域蓝绿空间资源分布,充分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及城市空间结构,构建“一环、两带、九片区”的全区绿色空间结构。
两带:分别为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之间的西部生态带、与廊坊北三县沿潮白河构建的东部生态带。
九片区:为落实北京市域绿色空间结构中“九楔”、夯实通州与亦庄、顺义之间的大型区域生态廊道控制区的九个大尺度森林湿地片区,是全区生态空间格局的重要支撑。
充分整合现有生态资源,构建水、绿、林、城相互融合的绿色空间格局,在对接“控规”提出的“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和“一带、一轴、两环、一心”的绿色空间格局的基础上,突出城市副中心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特色及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构建副中心“一带一轴一心、两环多廊多园”的绿地结构。
“一带”:以大运河为骨架,融合周边绿色空间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带,形成凝聚历史底蕴、彰显城市活力的绿色走廊。
“一轴”:以六环公园为核心,统筹两侧功能用地构建绿色创新发展轴,推动形成新融、集聚创新思维的绿色走廊。
“一心”:以城市绿心为地标,构建大尺度的城市森林公园,使其成为最具生命力的生态中心。
“两环”:是指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和设施服务环,其中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沿线个公园,形成便捷舒适的休闲游憩网络,设施服务环依托连续通畅的地上地下空间,形成功能复合、便捷高效的环形绿带。
“多廊”:绿地与河流水网融合形成河流生态绿廊,与重要道路形成交通生态绿廊,形成布局均衡、连续贯通的林荫绿网,共同构成城市绿色骨架。
“多园”:结合多组团城市空间结构,配置层级完善、布局均衡、高质友好的公园体系,满足市民休闲游憩需求。
以“更加充沛、更加系统、更加公平、更具活力、更高质量”为目标,构建“指标良好、层级完好、布局均好、功能友好、风景美好”的城市副中心公园体系,通过公园引领全区绿地建设,形成高质量绿色发展示范。
落实“控规”城市级、社区级两级绿色空间体系的要求,针对城市副中心建设用地内构建“城市级—社区级”两级分级配套的城市公园leyu·乐鱼,形成层级完备、大小互补的城市公园体系。其中城市级公园指面向城市副中心全域、具备一定规模的公园绿地,承载游憩、生态、景观、科学考察等多方功能,主要为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综合公园及专类公园。社区级公园依托家园布局,承担居民日常休闲服务功能,是居民身边最便捷可达的绿色空间,包括社区公园及游园两类。
规划落实城市副中心控规中“到2035年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实现100%”的目标要求精准布局,真正体现社会公平。在满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的基础上,将副中心公园绿地布局融入“生活圈”规划理念,以居民步行便捷可达公园绿地为目标,构建5-15-30分钟绿色生活圈leyu·乐鱼,通过各级生活圈公园绿地均衡布局,推动形成公平共享、便民友好的生活环境。
规划形成包括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遗址公园和滨河公园的各类郊野型公园。
根据城市用地情况明确重点道路周边单侧绿廊宽度控制要求,其中高速路及快速路单侧绿廊宽度不低于100米,老城区段单侧绿廊宽度不低于20米,主干路单侧绿廊宽度不低于15米。在铁路和地铁两侧规划连续宽厚的绿带,以减少火车、地铁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形成兼顾景观功能的防护隔离交通绿廊。根据河道级别及城市用地情况明确主要蓝网水系周边单侧绿廊宽度控制要求,统筹蓝线内外各类生态空间一体化发展。
结合上位规划要求及道路两侧用地情况,对道路绿地率及各类绿带宽度提出规划要求。城市干道重点保障城市交通功能,通过融合路侧绿化与周边城市公共空间,整合绿化空间,营造连续整体、功能复合的道路绿化空间,展现副中心城市风貌与城市活力。街区道路重点满足生活出行需求,落实小街区密路网的规划设计理念,关注市民的使用需求,提升慢行交通绿化占比,落实街区道路100%林荫化要求。
设置长期-中期-短期-紧急四级避难绿地,分级按需配置相应设施。落实“控规”规划的“救灾干道—疏散主通道—疏散次通道”三级救援疏散体系。
骨干树种主要包括油松、白皮松、华山松、侧柏、圆柏、毛白杨(♂)、银杏、栾树、国槐、旱柳(♂)、绦柳(♂)、臭椿leyu·乐鱼、柿树、杜仲、白蜡、楸树、元宝枫、玉兰、碧桃、紫叶李、樱花、西府海棠、山楂、山桃、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沙地柏、榆叶梅leyu·乐鱼、紫薇、木槿、月季等。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各类园林绿地,建设一批理念先进、开放融合的园林绿化示范区,形成“北京城市副中心”示范引领效应。近期重点实施区域生态协同建设工程、宜居品质公园建设工程、滨水景观提亮工程、道路景观提升工程、绿道体系建设工程五大工程。